观点文章

View

2021 . 11
观点文章
创新成果
我们的洞见
2024. 01
2023. 12
2023. 11
2023. 10
2023. 09
2023. 08
2023.07
2023.06
2023. 05
2023. 04
2023. 03
2023. 02
2023. 01
2022. 12
2022. 11
2022. 10
2022. 09
2022. 08
2022. 07
2022. 06
2022. 05
2022. 04
2022. 03
2022. 02
2022 . 01
2021 . 12
2021 . 11
2021 . 10
2021 . 09
2021 . 08
2021 . 07
2021. 06
2021. 05
2021. 04
2021. 03
2021. 02
2021. 01
2020. 12
2020. 11
2020. 10
2020. 09
2020. 08
2020. 07
2020. 04
2020. 03
2020. 02
2019. 12
2019. 11
2019. 09
2019. 08
2019. 06
2019. 05
2019. 04
2019. 03
2019. 02
2019. 01
2018. 11
2018. 10
2018. 09
2018. 08
2018. 07
2018. 06
2018. 05
2018. 04
2018. 03
2018. 02
2018. 01
2017. 09
2017. 08
2017. 07
2017. 06
2017. 05
2017. 04
2017. 03
2017. 01
2016. 12
2016. 10
2016. 09
2016. 08
2016. 07
2016. 05
2016. 01
2015. 07
2015. 05
2015. 01
2014. 12

创新总是失败,是文化出了问题

作者:

黄超--AG九游会管理咨询总裁

来源:

AG九游会管理V视角


创新的根本,在于对企业文化、组织氛围做好有效的管理。


作者:黄超--AG九游会管理咨询总裁

来源:AG九游会管理V视角(ID:topduty)


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们始终面对两个方面的取向:


一端是稳定和可控,比如:管理好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以成本和质量为基础,在成熟市场中竞争……


一端是创新突破,必须确保整个组织保持相当的创新能力,要么投资并紧跟技术创新,要么是创造新产品和服务,要么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以更好的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要么是管理方面的创新……



雷军先生曾经说过,在小米内部有一句口号:“创新决定我们飞得有多高,质量决定我们走得有多远。”在他看来,一边是创新、一边是质量和稳定可控,两者同等重要。

 

从大量的实践和案例来看,这两者不太容易调和,大部分企业随着创业、成长到成熟的过程,组织各大架构、各大要素变得越来越紧密和精细,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取得一定的成功,而企业越是大,越是成功,内部导向和官僚主义问题凸显,而对于外部、市场、客户的反应就会变得越来越迟钝;企业对于过往成功路径的依赖越强,而对于创造性、创新性的惰性也就越强。这种悖论被普遍地植入太多企业的基因和成长路径之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管个别企业、甚至是曾经相当成功的企业如何,外部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剧烈变化着:互联网重塑商业模式、物联网构建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渗透商品和服务形态、客户本身也已参与到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过程之中……


对于未来,不管抱有何种预测,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一味寻求稳定和可控,依赖渐进式创新,很难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存。

 

这就意味着,任何一家企业或组织,面对或剧烈或渐进变化的外部环境,必须始终保持外部视角与眼光,保持对于周遭环境的警觉,保持快速反应的能力,保持突破式创新的意识和战略储备等。

 

AG九游会大量的企业文化变革与管理咨询经验告诉我们,大企业、成熟的企业,甚至今天大量还没大起来、强起来的企业,具有类似的问题和文化惰性:


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总以为自己定义了行业,要么对自身的历史津津乐道,要么对业已取得的成绩和地位骄傲自满;


为了解决问题,必须通过繁琐的流程来寻求一致意见,或者只能通过层层汇报、严格的职能边界界定来克服“踢皮球”现象;


极度浓厚的地盘意识,准确的说是领地意识和权力观念,自以为即使不做任何贡献,仍然对自己的职位拥有某种权利……

 
这种基于过往成功的产物“骄傲自满、内部导向、拒绝变化”往往根深蒂固,导致企业的惯性和惰性极其强大。
 
从这些问题可知,创新不是容易的事,克服这些极大的障碍和问题很大层面需要企业的变革推动。创新的结果是否一定成功?不好说,创新有非常强的不可预测性,企业和组织必须承担创新的风险。如何创新?在哪些方面创新?......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创新本身就没有套路可循,按照大家的理解和观点,创新的根本,在于对企业文化、组织氛围做好有效的管理。
 
创新的本意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是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把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潜在的需求转化为机会,并创造出新的客户满意。对于企业这个“黑箱”而言,创新的目的不应该是利润最大化,创新的目的是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体制和机制等以创造客户。以牺牲客户价值为代价的“创造”不是创新,其结果只能是给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造成灾难。
 
创新活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客户价值。实际上,创新活动本身就创造了资源。
 
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有时也能够产生创新的成果,然而,更多的创新产生于对客户需求更深刻的发掘和认识,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业务”和客户价值,即所谓“颠覆式创新”。创新是有风险的,然而,“吃老本”或者“重复改进”比创造未来风险更大。创新的障碍并非企业的规模,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创新源自大企业;创新真正的障碍是现有的“成功模式”造成的“行为惯性”和“思维定式”。
 
创新所释放出来的生产力及其创造出来的市场价值推动了产业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有效地避免了经济的衰退和社会动荡。创新不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避免暴力革命对社会造成伤害的有效途径。在高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创新正在成为每个组织和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创新总是失败,是文化出了问题

至于如何营造创新文化,培育创新能力,有以下几个要点值得所有的企业家和企业予以关注:
 
1. 始终坚持外部导向、客户导向的文化,保持组织的开放性,投资并跟进技术创新,鼓励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顾客的需求是企业整个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企业从事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及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促使顾客购买、满足顾客某种需求。“顾客导向”是在充分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将顾客导向营销观贯穿于企业的整个过程,从而达到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目的。
 
正如迈克尔·塔什曼、查尔斯·奥赖利三世所说,技术革新对某些企业意味着天堂之门,对另一些企业则代表着地狱入口。在全新的技术平台上,行业主导企业沉淀下来的经验和设施,往往会从优势资产转变为埋葬自己的负债。面对技术革新,甚至是技术革命,投资并跟进技术创新成为想要保持基业长青企业所必选的必修课。
 
2. 始终抱有危机和忧患意识,敢于并坚持批判与自我批判危机意识的作用,大概是时刻让你清醒。人是很容易自我满足的动物,也容易自我感动,自我加冕,但过后会发现多半都是幻觉,组织亦是如此。危机意识成为在迷雾中还能让你睁眼远望、考量自我的一股冷风,一瓢凉水。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但凡还活得不错的企业和组织大都有极强的危机和忧患意识和保持忧患的具体举措。
 
3. 敢于接受和承担创新所导致的失败。对于创新而言,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教育好的人不代表其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更关乎文化。从本质上而言,创新就意味着潜在的失败,而一个创新的国度和社会必须有接受失败的胸怀,但并不是每个国家或者文化都能接受失败。如果一个人要开始创新,开始想要发明一样事物,总要承担失败的风险。而这并非每种组织文化都鼓励。
 
4. 永葆创业激情,永葆企业活力,体制、机制制度必须有保障。企业活力是指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遵循着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企业自身素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市场竞争中呈现出良性循环的自我发展状态。避免温吞水的工作氛围,更不能容许企业价值导向出现问题,比如混日子、捣糨糊的人大行其道,好人主义盛行,任人唯亲,价值导向不明等。
 
5. 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带头,确保创新突破的正确导向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眼睛向外、客户导向、创新突破,总部管理部门和领导干部必须做表率、打头阵,否则,很难落地并变成组织行为。








作者:黄超--AG九游会管理咨询总裁,20年企业管理经验,重点研究领域:组织转型与变革、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品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等;责任编辑丨宋艳萍;审校丨李美航;

来源:AG九游会管理V视角(ID: topduty);
版权声明:本文为AG九游会管理V视角原创,转载请联系小编;
转载合作:请加小编微信:18301175305